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

撒旦的复苏:评Google投资DNA检测公司


《自然人》是一部经典科幻电影。内容大意是这样的: 未来的世界,科技的力量胜过一切,基因决定命运,几乎成为金科玉律。不幸文森特是一个基因不良的人,出生以来就决定了他近视和心脏病的缺陷,他只能活到30岁。于是父母为文森特增添了一个有着优良基因的弟弟。 文森特的梦想是漫游太空,然而恶劣的基因令他无法圆梦,直到他遇到了太空中心的杰罗姆。杰罗姆有优秀的基因,却在一次意外中半身瘫痪。二人决定调换身份,文森特千方百计隐藏自己的基因信息,每天都认真清洗掉自己的皮屑毛发,不暴露任何蛛丝马迹。另一方面,杰罗姆帮他筹备进入太空前需要检查的基因物品。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,然而一桩谋杀案和一根睫毛,让事情节外生枝。在调查当中,文森特几乎暴露了自己的身份,但每次都化险为夷。最终飞往太空。 影片看完了,觉得不过是一个科幻作品,觉得美国人真的喜欢小题大作、“杞人忧天”。 前几天,看到了google投资硅谷的一家DNA检测公司,不由回想起了这部电影。迄今为止,google已投资了两家基因检测公司(其中一家是布林夫人创立的)。虽然,一些医学机构称这样的DNA检测没有太多现实意义,但这仅仅是现在。凭借google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,以及众多的拥趸,谁能预料五年、十年后的今天,dna检测技术会发展成什么。 就像《自然人》中的情节,一个人尚在娘胎中就被进行了DNA检测,如果有缺陷,其降生的几率就微乎其微。在走上工作岗位后,dna检测就更像一个恶魔盘踞在他的周围,工作岗位的安排、任命、升迁都要看你的基因。当然,你也永远失去了隐私——你身上掉落的任何东西都会成为“样本”。人际关系被基因科学粗暴的扭曲,甚至谈恋爱都要先看DNA检测结果(以前看八字,看星座,现在看基因——真是科学进步啊)。 难道这就是将来吗? 世界因多样而美好。其实每个人都有缺陷。比如偏执性格,有时让人抓狂,但如果不是偏执,哪来的这么多惊人的科技成就、璀璨的艺术作品。比如冲动,可能会让人失去理性,但失去了冲动,也就没有了这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。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基因完美、身体强壮、性格平衡、处事冷静(甚至到了冷酷的地步),那不就相当于生活在一个机器人世界了吗?那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! 根据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类的本性,先进的技术一旦发明往往不是先用于造福人类,不是急功近利的进行商业推广,就是用于军工战争。dna检测也好,克隆技术也好,都难逃此运。 潘多拉的盒子就要打开了,恶魔已在苏醒...

没有评论:

Search Google

Google